为科学擘画未来五年发展蓝图,我校于近期分五场次组织召开了“十五五”事业发展规划专项及子规划编制工作汇报会。会议集中研讨了9个专项规划和7个子规划的编制进展,旨在检验成果、明确方向、凝聚共识。袁光华副校长主持会议,校领导、各处室及二级学院负责人与会。
各规划编制工作专班执行组长紧扣核心议题,系统汇报了“十四五”规划实施成效总结、前期调研成果分析,以及“十五五”期间拟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、重点工程、关键改革举措和核心指标体系构想。

科研与社会服务专项规划汇报

工商管理学院发展规划汇报
会议要求,须严格遵循“六性要求”。一是现状分析的清晰性,要全面梳理“十四五”成绩与不足,清晰总结成功经验、标志性成果与显著成效,客观呈现各项核心指标的完成进度与达标情况。二是问题诊断的科学性,要精准识别制约发展的真问题、深层次问题,聚焦堵点、痛点、难点,为制定标本兼治、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奠定基础。三是举措设计的精准性,围绕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,要责任明确、可量化、保障强的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,确保规划蓝图能精准转化为可操作的“施工图”。四是实施路径的可行性,要紧密结合学校、地区的发展阶段、资源禀赋与现实条件,科学设定规划目标与任务举措,确保规划具备扎实的落地基础。五是成效成果的导向性,要精心研制数量与质量并重、广度与深度兼具的核心指标体系,确保规划成果可衡量、可评估、真实反映学校发展质效的提升。六是落地实施的明确性,重点工程、重大项目及核心指标,既要科学制定分年度实施计划的纵向任务分解,也要清晰落实到各责任单位的横向责任分工,确保责任到人、执行到位。
会议强调,需统筹把握“四种关系”。一是规划体系协同,确保学校总规、专规、子规划的目标同向、任务衔接、步调一致,形成层次分明、支撑有力的规划体系。二是举措成果闭环, 每项举措须明确“如何做”、“做什么”、“做成什么样”,确保举措精准服务于目标达成。三是对标精准有效,基于对自身发展基础、区位特点、战略方向等的科学研判和关键办学指标的数据对比分析,精准选取可比、可学、具有借鉴价值的标杆对象(院校、学院或专业),明确对标维度与差距,为设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提供可靠依据。四是战略任务贯通,规划核心目标、关键指标,须与第二期国家“双高计划”、省域高水平学校建设、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、“创新强校工程”、办学能力评价、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等上级重大部署贯通协同、目标一致、数据同源。

刘贻新校长做总结
会议指出,要重点筑牢“五大保障”。一要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,要建立常态化、制度化的部门间及部门与二级学院间沟通协商、信息共享与任务协同机制,打破壁垒,确保规划目标一致、资源统筹、步调协同。二要加强领导决策支持与反馈机制,要建立定期、精准的规划进展与重大问题向分管校领导汇报、请示机制,及时获取战略指导与决策支持,确保规划方向与学校整体战略高度契合。三要加强目标体系科学构建机制,要加强对规划目标(尤其是核心指标)的系统性、前瞻性研究与论证,确保目标设定符合发展规律、体现进取精神、具备引领作用,并建立清晰的目标分解与责任体系。四要加强对标分析与差距诊断机制, 要建立健全标杆对象动态遴选、多维度关键数据采集与深度对比分析机制,精准识别差距、洞察标杆实践精髓、明确赶超路径,为规划目标设定和策略制定提供坚实依据。五要加强资源匹配与财务可行性论证机制,要将全面、严格的财务评估与资源保障分析贯穿规划编制与实施全过程,对重点工程、重大项目进行详实的预算编制、成本效益分析和可持续性评估,确保规划目标与可用资源相匹配,防范财务风险。
本次汇报会的成功举办,为学校“十五五”编制工作进一步厘清了工作思路,明确了方法路径,凝聚了共识,坚定了信心。学校将以本次汇报会为契机,持续打磨完善各项规划,着力提升“十五五”规划的科学性、前瞻性和可操作性,为学校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绘制精准路线图,奠定坚实根基。